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法

(1)践行立德树人,强化课堂思政
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一方面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联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宏大的历史观;另一方面从专业层面入手,增加相应课程设置,如主题性创作和历史画创作等。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积极探索“课程+思政”。

(2)打破专业壁垒,倡导技道并重
在专业教学中“淡化专业,突出课程”,打破专业间的壁垒,让各个专业课程“流动”起来。既要保证夯实了学生本专业的基本功,又培养了学生的艺术品味和综合文化素质。积极引导学生树立“眼高手强”的意识,并为学生提供“有品味、有目标、有方法、有个性”的学习平台和制度保障。

(3)打造南艺品质,构建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
坚守中国文化立场,建构具有中国气派南艺特色的话语体系和学科体系。
以俞剑华、温肇桐、刘汝醴等为代表的老一辈学者及其后继者的美术史及美术基础理论研究,刘伟冬教授的图像学研究,黄惇、徐利明教授的书法理论与创作研究,樊波教授的书画美学研究,李小山、顾丞峰教授的美术批评,耿剑、费泳教授的佛教美术研究等,在学界均有较高的影响力。
以方骏、周京新教授为代表的写意中国画,以苏天赐、沈行工教授为代表的江南意象油画,以毛焰、张新权教授为代表的当代实验性绘画,以杨春华、周一清教授为代表的现代水印版画,不仅在美术界独树一帜,影响重大,同时也形成了美术教育的南艺品质。

(4)教学与实践结合,注重能力培养;融入社会,搭建协同育人平台
在教学中有计划地增加实践环节,在社会实践中有目的地加强与专业的融合。重视人才实践能力培养,利用本校优质资源,搭建如中国美协水印版画研究中心、江苏省书法创作研究中心、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的雕塑实验室、美术学重点学科实验平台、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以及写生基地、美术展览会、美术作品拍卖会等专业实践人才孵化平台。
近年来,我们陆续跟相关单位合作建设了一大批教学实践写生基地,如南京博物院、江苏省美术馆、陕西历史博物馆、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洛阳千唐志斋、Y山风景区教学实习基地等。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签订了多项战略合作协议,如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政府、无锡市委宣传部、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有限公司、人民美术出版社等。与海外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如佛罗伦萨美术学院、西班牙马德里美术学院、俄罗斯列宾美院等建立交流和共同培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