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1)形成背景与基础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学科发展可追溯至1912年刘海粟创办的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更名上海美专),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山东大学艺术系美术科、上海美专和苏州美专合并。经百余年建设发展,美术学已成为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优势学科。先后培育黄惇、阮荣春、许平、刘伟冬、黄宗贤、夏燕靖、刘赦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陈履生、徐利明、周京新、江宏伟、张见、李松、李小山等著名艺术家和艺术理论家。获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国家级美术学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江苏省“优势学科”二、三期建设项目;教育部第三、第四轮学科评估全国第三,2020、2021、2022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美术学)全国第二。

(2)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针对当代高等美术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壁垒和教学中存在的重技轻道问题。专业细化,学生学术视角狭隘;重美术技法层面教学,综合视野亟待提升。
二、教学同质化与中国文化立场的缺位。模式化、西方化现象的存在导致各大院校美术教育缺乏办学特色,没有各自的教育品质,特别在对中国传统经典作品的解读和艺术精神的阐发上,也存在着没有形成中国化的话语和学术体系的问题。
三、传统教育模式在学生复合能力培养与人才孵化方面的薄弱。高等美术教育人才培养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人才服务社会的水平和贡献。沿袭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日新月异发展的社会对高素质、综合型人才需求。
本培养模式的创新在于:一、“课程+思政”,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艺术观;二、“套餐+自助餐”,基础教学与理论、创作教学交融互动;三、重特色课程和精品教材建设;四、工作室制与学分制相结合;五、课程群与专业教学模块融合互动;六、创建由学生主导的美术展、书画拍卖等实践平台;七、与专业院校和文企合作,聘请行业导师;八、积极服务社会,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近5年,获国家、省级教学成果奖,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一流本科线下课程、国家级教材奖;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3项重大)、国家艺术基金项目、“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全国高校科学研究(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等。刘伟冬当选国务院第八届美术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高等学校美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京新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学生屡获国内外美展大奖、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省优秀毕业论文奖等。